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活动 >

庐江县首届茶叶技能大赛手工制茶分赛“香”飘四方

发布时间:2021-04-14源自:合肥在线作者:安徽文艺网阅读(3042)

4月13日上午,庐江县首届茶叶技能大赛手工制茶分赛在汤池镇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手工茶坊内火热举行,来自全县不同乡镇的16名手工制茶高手同场竞技,展示手工炒茶这一传统技艺。

c8fc785eab2d47f6a2ccbda7b19ce04b.jpeg

开赛前的启动仪式


16名手工制茶高手亮绝活


13日上午,比赛现场的炒茶区域,16口大铁锅一字排开,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但见巧手翻飞,嫩叶翻转,现场一片火热。约30分钟后,屡屡清香自一口口锅中弥漫开来。

5b5acc0af3f044f9914a2d90b84f975d.jpeg

手工炒茶现场

这是庐江首次举办此类比赛,深受参赛选手好评。“现在机器炒茶越来越普遍,会手工炒茶的人越来越少了,希望能多举办这样的比赛,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手工制茶,把这项传统技艺很好的传承下去。”比赛现场,来自汤池镇百花村的选手张肆龙对于能参加这样的比赛感到欣喜。


他说,自己炒茶已有20多年,由于手工炒茶比机器炒茶效率低,所以现在用手工炒茶的越来越少。“只有有人订制的时候才会手工炒,平时我也不炒。”张肆龙说,他平时主要也是用机器炒茶,有人订制手工茶后,才会动手炒,“一个晚上只能炒出二三斤茶叶。”

6de7aaf4c5a44f24a4f5f280dd5da9e0.jpeg

手工炒茶竞赛现场


让张肆龙非常高兴的是,他们这些手工炒茶师傅有了比赛、展示的舞台,尤其是比赛能通过视频直播、短视频推送等方式,在网上形成更大的传播效应。“手工炒茶比机器炒茶香。真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手工炒茶,喜欢手工炒的茶。”


此次比赛统一用白云春毫嫩芽,每名选手800克新鲜茶叶,1.5个小时内炒完,经过统一烘焙、称重,再由选手选择100克干茶成品封装送交评审组评茶。

0595b2aff98d42c5802c106d7cea7145.jpeg

茶叶品牌“香”飘四方


本次比赛是第十三届合肥·庐江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中的一项,由中共庐江县委组织部、庐江县总工会、庐江县供销合作联合社、庐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庐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庐江县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安徽农业大学庐江县名优茶产业联盟指导,汤池镇人民政府、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办,庐江县茶叶协会、安徽白云春毫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协办。备受外界关注,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康养文旅委员会主任兼专家委员会主席,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后导师刘焕兰,中华康养文旅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副研究员黄理杰等专家亲临现场助阵。

f9290b8bfbc54bbda1b69ec47179a61f.jpeg

               专家组在认真评审

庐江是安徽茶的发源地之一,庐江茶叶品牌备受国内外好评,“白云春毫”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名茶、中国农博会金奖、上海世博会金奖、安徽省十大品牌名茶、省茶博会“茶王”和“唯一推荐品牌”等荣誉称号,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喜爱和好评。2016年又顺利通过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荣获中茶杯一等奖两项殊荣。2020年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茶颜悦色、山水入味,茗赏汤池养心之旅”荣获“安徽省首届十大最美茶旅线路”称号。

4caad54c14bb4b2da6a21fe9645eb3ec.jpeg

比赛现场还进行了茶艺展示

茶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手工制茶大赛火热是庐江县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庐江县把茶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和扶贫产业来重点打造,通过持续举办茶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庐江茶旅产业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全县茶产业助力扶贫效果明显,近2年实施茶叶扶贫项目9个,各级财政资金投入1490万元,重点支持茶叶机械化加工和茶叶产业园建设。年带动贫困户703人,资产收益分红83.2万元。


据了解,根据该县茶产业规划,未来将全面系统科学规划茶旅小镇,整合汤池乃至整个庐江的文旅资源,围绕“1+N”融合发展格局,大力培育全域旅游业态,打造科普茶乡——汤池镇、骑游茶乡——万山镇、探幽茶乡——柯坦镇等3个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组团,同时在产业带上培育若干个休闲农场、茶家乐、茶庄,加快推进以“茶”为核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合肥在线记者 李京鹏 李磊 王晓峰/文 通讯员 吴俊生/摄·


欢迎分享转载→ http://ahwenyi.net/index.php/jujiao/211.html

Copyright © 2022 安徽文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19009954号-1